上班俩月倒欠公司1600元?又有人遭遇“贴钱上班”;借疫情放长假逼员工离职,法院这样判 [详细]
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在企业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支付社保补偿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吗? [详细]
许多人在生活、工作中遭遇不顺时,喜欢寻找“高人”指点,而骗子往往利用人们破财消灾的心理实施诈骗。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 [详细]
最近不少企业、单位为了配合北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纷纷倡导居家办公。居家办公期间,如果发生意外是否属于工伤?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孙雯结合案例为居家办公的劳动者作出了解答。 [详细]
2006年4月,沈某在离开前一用人单位之后随即入职某设备公司。2019年7月,沈某以其入职后未享受过年休假待遇为由,与设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劳动仲裁后起诉,诉请设备公司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等。那 [详细]
专车司机与平台公司签订劳务服务协议,与属地公司签订车辆使用协议,产生纠纷以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日前,山东青岛专车司机王某借助工会法律援助争取合法权益。 [详细]
消费者邵先生在超市购买早餐奶一箱,瓶体上标注有“天天饮用,健康永久”以及“能量、脂肪、钙等营养成分及含量”等字样。邵先生认为,早餐奶标签违反法律规定,属于食品标签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详细]
一诈骗团伙为获取高额利益,设下“首付购车”骗局,利用他人身份以购买高档汽车办理分期贷款,在三个月内骗取三家4S店6辆豪车,随后将车辆开至异地,低价转卖给二手车行从中牟利,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详细]
近日,上海青浦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经查,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尤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大量购买肉、面包等商品,再将每份商品加价后向封控小区居民销售。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犯罪嫌疑人尤某某因涉嫌非 [详细]
消费者李女士长期在忆江南(西市三店)接受按摩服务,会员卡“忆江南VIP卡”已充值三次,第一次充值2000元赠送500元,第二次充值5000元赠送2000元,第三次充值5000元赠送2000元,前两次充值 [详细]
王某在某酒店担任厨师,月工资为8000元,2019年开始王某每年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其书面提出要求跨年休假并征得酒店同意。2020年2月5日,当地市政府要求全市所有餐饮企业延迟复工复产至2月17日。 [详细]
张某经过几轮面试后被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录用。公司负责人与张某通过微信不断就其工资待遇、岗位等重要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2019年2月26日晚上根据张某的要求,向其发出电子合同,并注明“张某劳动合同”。 [详细]
法律人士认为,劳动者在履职过程中致单位财物受损,应看劳动者属于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要预防这一情况发生,企业应堵住管理漏洞,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详细]
为维持收入,外卖骑手和时间赛跑、与系统角逐,日复一日奔忙于大街小巷、商厦楼宇间……在为人们带去便利的同时,也因违反交规制造了不少道路安全隐患。那么,外卖骑手“闯祸”了,这“单”究竟谁来买?侵权责任的承担 [详细]
张某于2019年9月18日入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岗位为管理部设计主管。2021年11月26日,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张某不胜任工作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主张其在职期间,未休过带薪年休假,故向劳动人 [详细]
张某是某网络平台注册用户。2020年12月,张某为博取关注在其拥有7万粉丝的账号上发布了多条针对公众人物何某的内容,其中使用了“扣锅倒贴”“造谣恶踩”“祸害人间”等贬损含义词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