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尺不如干一寸:四川省劳动模范王启孝的富民追梦路

2014-04-25 09:28来源:51网 分享到:

 

    51网讯:(记者 吴健 通讯员 廖正军) “只有村里发展出个样子,我死了以后才能口闭眼闭!”说这话的时候,王启孝正面对着全市的数百名领导干部。用农村的土话来说,62岁的他已经是半截入了土的人,但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他仍然奔波在带领村民兴业致富的追梦路上。

 

    这个梦,王启孝已经追逐了26年……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时间定格在1988年3月8日,对王启孝来说,这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在全村党员会上,他从一名社长“一跃而为”支部书记。发表“施政演说”时,王启孝显得很拘谨“我没多少文化,也没什么雄才伟略,干不出惊天动地的成就,只想为大家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从此,“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成为王启孝日思夜盼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他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水稻、小麦、油菜,村里人祖祖辈辈一直在种,也没见谁发了财。养猪、养鸡、养牛吧,地里产的粮食能糊口就不错了,哪还能给畜生吃,又没有什么快速生长的方法,看来是指望不上。多方打探之后,1989年,王启孝从省外引进几千株沙田柚苗,发动全村群众腾出部分耕地合并荒山种了下去。“三年挂果”的期限到了,但果子又小又苦,根本没法吃,请来农技站的技术员一看,结论是“品种有问题”。王启孝的首次“出征”即“铩羽而归”。

 

但王启孝不信这个邪,经过多年准备,1996年,他卷土重来,再次发动群众种苎麻,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前后折腾了几年,产量、品质始终上不去,自然见不了多少效益。

 

2002年,王启孝开始着手种核桃,西南村的老百姓着实又忙乎了好一阵,待到收获时,却发现果壳又硬又厚,果肉很难剥出,仍然卖不了钱。

 

2005年,王启孝种起了黄花,但仍然由于技术、市场和运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宣告失败。

 

屡战屡败的王启孝有些迷茫,“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王启孝无能?还是我西南村群众注定就没有发财致富的命?”。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那段时间,王启孝又遇到一连串的打击:

 

2004年,儿子在外务工时因车祸一只腿被迫截肢。

 

2005年,老伴赵兴莲因子宫肌瘤被送进了医院。

 

2007年,老伴因结石引起右肾坏死再次躺上了手术台。

 

王启孝本人也因常年劳累患上了风湿、肩周炎,双腿时常隐隐作痛。

 

这些家里的不顺王启孝还可以克服,但来自群众的不信任却会深深刺伤他当好村支书的信心。

 

西南村的地形为两梁夹一沟,是个典型的旱山村,常年缺水,特别是吴家山,更是十年九旱,被老百姓戏称为“吴家山高过天,十年就有九年干。山上二十四户人,二十三户断炊烟”,常有村民为了抢水发生纠纷,每到收水插秧时,王启孝总是一天24小时绷紧神经。2005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正当王启孝在自己田里忙活时,一名曹姓社长飞奔而来,“不好了,王书记,那边有人争水快打起来了。”听到这话,王启孝立马赶到现场,拨开一大堆围着的村民,当中两人正手握锄头争的面红耳赤,情势紧急,王启孝冲上去夺过锄头,争执中,其中一人不慎倒地,“不得了了,书记打人了,不得了了……”。倒地的村民趁机撒起泼来,围观的村民也纷纷议论起来,借指责王启孝发泄着多年搞种植失败的怨气。王启孝回家,撒泼的村民就跟了去,躺在院坝里不起来,足足折腾了两天,他只得赔了700元了事。

 

“好你个死老头子,当个狗屁支书,一天种这种那,一分钱没赚到,干的尽是赔本的生意,越当越背时,依我看,你这个干部就不要当了!”妻子按捺多年的不满爆发了,开始一句接一句地骂起王启孝来。

 

“爸,您就不要在外面折腾了,还是多管管妈和我吧,这个家都快不像个家了。”儿子也有些埋怨。

 

“老王呀,你都五十好几的人了,当几年就退下来安安心心地度晚年吧,那些跑腿的事就让年轻人去干。”要好的邻居也满怀诚恳地劝他。

 

村民的指责,家人的白眼,朋友的不解,让王启孝的心跌到冰点。“算了,不干了。”此后的很多天里,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出现,但终究没有说出口。“如果不干,我的承诺怎么办?群众的致富梦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一拨拨村民背井离乡,看着一片片土地大面积撂荒,看着一间间土坯房在风吹雨淋中倒塌,那村里的发展还有什么希望?”

 

“我就不信干不出个样子”

 

2006年1月,沉闷了一段时间之后,不服输的王启孝又一次扬起笑脸。他召集村两委总结发展柚子、苎麻、黄花等产业失败的教训,围绕“究竟要种个什么才能赚钱”展开讨论,决定“先走出去考察、后请来专家论证”。王启孝亲自带队4次到省农科院咨询专家,7次赴成都龙泉驿和西安杨凌、户县等地考察项目和市场,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实地“会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反复论证后,一致认为西南村海拔适中,日照充足,旱雨季分明,相对贫瘠的沙壤土恰好适宜种植葡萄。

 

但这一次,村民不再像以往那么“听话”,被“欺骗”多次的他们“抛弃”了王启孝。

 

“王书记,要我种葡萄可以,先把你之前让我种5亩苎麻的损失赔来!”

 

“王书记,你们村干部硬是没名堂,以前搞了那么多项目,有哪个又让我们赚了钱的?”

 

“王书记,你不要白费口舌了,我们是不得再上你的当的,葡萄是肯定不得种的!”

 

更有激动的村民指着王启孝的鼻子破口大骂“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扫把星”。

 

……

 

2006年2月10日,西南村村民代表大会上的那一幕,至今仍令王启孝刻骨铭心。

 

“也难怪群众不相信,他们是被以前的经历搞怕了。”王启孝理解大家的话,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好不容易确定下来的产业发展计划不能就此泡了汤。

 

倔强的王启孝下定“要干出个样子”的决心,正月十五一过,他就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在谭家梁承包了16亩土地,开始了又一次“吃螃蟹”的经历。

 

“那段日子实在太累了,白天要耕地、立桩、拉线、插苗,晚上要用催生剂泡幼苗,要看书学技术,一有间隙还要跑到别人的园区去取经。家人不支持,亲戚不待见,一些村民等着看笑话,真不是人过的啊!”王启孝感慨万千。

 

此后的日子里,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淋,王启孝都咬紧牙关挺着,始终把这16亩葡萄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07年秋,王启孝终于骄傲地出了一口长气,外地的客商、城里的贩子早早地来到他的葡萄园,第一年,葡萄的销售收入就超过8万元。

 

葡萄种植成功的消息像一枚定时炸弹在村里开了花,看着王启孝大把地数着钞票,村民们不再觉得是个笑话,他们眼红了。

 

王启孝也没有“谦虚”,他迅速组织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算种粮食和种葡萄的经济对比账,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合理流转土地100亩,又以每亩补助70根水泥桩的承诺争取到130余亩,这样当年村上集体和农户个人共种植葡萄达到250亩。土地落实了,但问题依然不少,新种植这么多葡萄,光水泥桩就要至少25000根,需资50余万元,王启孝找到上级领导,跑遍亲戚朋友,担保贷了款,甚至不惜借高利贷,连计划喂到过年杀的肥猪也给卖了,才勉强度过难关。同时,王启孝深知,这么大的葡萄园,多少群众的期盼都凝聚在里边,技术跟不上,产量会出大问题,管理跟不上,效益会出大问题,“老百姓再也禁不起折腾”。于是他抓紧时间培训技术力量,定时、定点、定人到田间地头指导,全面推行“六统一分”的经营管理制度,积极倡导“自主经营为主、集体转租和股份合作分户经营为辅”的产业发展形式,既有效解决了村民心中担忧的经营收益分配问题,又便于自我管理葡萄园。

 

2009年秋,到了收获的季节,西南村的葡萄亩产值达到1.4万元,总产值实现380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50人,以至于连附近兴隆场街道的居民都跑来打工挣钱。看到村民们整天在葡萄园里忙进忙出,王启孝紧锁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一年,西南村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产业崛起“燕”归来

 

“以前在家翻田种地,一年下来效益最多也就千把块钱,王书记带领我种了10亩葡萄,现在年收入有8万元,你看我家刚建的新房。”村民王佐兴笑呵呵地说。

 

规模种植见到成效,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信任危机解除了,但王启孝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葡萄产业的“火”如何“越烧越旺”,葡萄园如何实现“长寿”,他又一次陷入沉思。“客人都说我们的葡萄有卖相、口感好,为什么不做出品牌效应呢?”有了想法,王启孝立即行动。

 

2009年,王启孝成立了西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坚持绿色环保种植,采取严格措施保障葡萄品质,并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早、中、晚熟错峰品种,统一产品品牌,加强宣传和推介。从当年8月开始,巴城市民惊喜发现,一种名叫“刘家坡”的葡萄开始占据各大水果超市的显要位置,尽管比许多同类葡萄要贵出一些,大家还是争相购买。

 

2010年,西南村葡萄园已接近400亩,这一年,王启孝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2011年,“刘家坡”获评“巴中市知名商标”。2014年3月,西南村果蔬合作社成功报批四川省农业专业合作社。

 

“那不是住在城里的王世华吗?他咋跑回来了?而且还在地里种起了葡萄。”

 

2012年3月的一个早晨,正在葡萄园里劳作的村民发现了稀奇事,纷纷议论开来。

 

村民王世华在巴州区农机局工作,为了上班方便在巴城买了一套住房,在村民眼中是人人羡慕的城里人。

 

这两年,已退休的他本可以在城里安享清福,可他却回来了。原来,眼见着村子道路硬化了、面貌变新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再也不想住城里了。

 

五年前,西南村全是简陋的土坯房,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匮乏……葡萄园的发展壮大也受到制约。

 

从2010年开始,王启孝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全村的社道路全面铺砂,对天官到兴隆场的4.1公里过境道路进行了硬化,化解了出行难。同时,还新建了集中供水池,以及学校、卫生室。几年过去了,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手机,装上了高清数字电视……

 

因村里环境变好、返乡发展产业的不仅有像王世华这样的城里人,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农民也回来了。

 

“苗要扶正、土要培紧、水要灌透!”2014年早春的一天,在技术员指导下,村民龙军一家人正在自家田里栽植葡萄幼苗。

 

“今年我又把自家2亩地整理出来。”龙军随手擦拭了一下额上的汗水,憨笑着说,“加上承包荒坡十几亩,算下来有20亩的样子,全部种上葡萄。”

 

现年23岁的龙军在外打工五六年了,最近两年在山东搞建筑干的是风生水起,一年能挣个七八万,老家也建起了三层楼的小洋房,在外人眼中,他有一个值得羡慕的幸福家庭。可是只有龙军知道,在外漂泊并不是他想过的日子,他说真的很累,常常晚上会梦到家乡、亲人。

 

2013年回家探亲时,龙军被种植葡萄的巨大经济效益深深震撼,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发展。他算了一笔帐,今春种植20亩葡萄,秋天即可收获见效,一年后进入丰产期,可实现产值30万元以上,刨去各种成本花销,每年净利润可达近15万元。“比打工可强多了。”龙军抑制不住兴奋。

 

据统计,去冬今春,西南村共有600多名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有500余人加入合作社,仅用40天时间就发展葡萄800亩。为解决冬春季葡萄园土地闲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合作社决定在葡萄间隙地发展莴笋、白菜、白玉春萝卜等蔬菜,并与巴城城西市场客商签订了不低于1元/公斤的定向收购协议。截止目前,全村先后发展葡萄1500余亩,套种蔬菜800余亩。预计到2015年,全村可年产葡萄400万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

 

    梦想还在路上

 

“劳模是荣誉也是动力,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想带领大家都多挣点钱,让老百姓富起来,让山绿起来。”王启孝的话尽管很“土”,但听着很实在。他还说到一件特别令他难堪的事,2012年,一位成都的客商从朋友那里尝到王启孝送出去的“刘家坡”葡萄,赞不绝口,几经辗转来到西南村,提出愿意以高于巴城零售价每天订购40吨,这令王启孝既兴奋又尴尬,也极大地刺激了他迅速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的决心。

 

从那时起,“刘家坡”走出西南村,先后在巴州区玉堂街道苏山坪村、江北街道牛鼻山村、兴文街道西溪村和通江县草池乡鹿浴沟村以及恩阳区玉山镇火花村等地“驻扎”下来,特别是邻近的兴隆场乡,更是成了王启孝“蚕食”的对象,以2014年春天为例:

 

龙显村陈匀强、60亩,插旗村李玉德、10亩,石佛村杨明安、70亩,法华村冯书成、30亩……

 

甚至于为了能在一块多年没人理会的荒坡上多种几株葡萄,两位村民互不相让,闹将起来,最后还是王启孝出面调和了双方,成为当地一个人人皆知的笑话。

 

与此同时,“王启孝”这个名字的辐射力也在一天天增强,家里的客人更是络绎不绝,有市、区各部门的领导,有来提前预订葡萄的客商,有来学习取经的创业者,有来参观考察的各地基层干部,有打算借新村建设投资赚钱的商人,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普通市民。

 

王启孝带领西南村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受到市委书记李刚的充分肯定,几天前,他还在市委党校给全市的领导干部讲了一堂党课,他掰起指头算了一下:“巴中有400多万人,只算一半的人,按每人每年消费10斤、每亩地可以产3000斤葡萄计算,至少要种7000亩,如果再加上外销,就是种10000亩也不多。”

 

他还说,西南村离规划建设的巴中机场只有几公里,即将建成的恩玉公路也穿村而过,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他计划和周围几个村一起,引进樱桃、枇杷、日本甜柿等,把“刘家坡”做成更大更强的综合水果品牌,并以正在建设的聚居点为依托,围绕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真正过上令城里人羡慕的好日子。

 

“王书记就是我们村的‘动力’,没有他,估计我现在正愁着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呢。能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老百姓哪有不攒劲出力的道理呢?”正在堰塘边用水泵往自家葡萄园水池抽水的严秀林说。

 

这也正是众乡亲多次“力阻”王启孝“退休”的原因,看来他的追梦路还得继续下去……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